不屑置辩的意思(【正道讲座】李韶玲:以《孔乙己》为例,基于小说阅读要求的词语品读)

不屑置辩的意思
点击上方“蓝字”关注我们吧!以《孔乙己》为例,基于小说阅读要求的词语品读李韶玲

一、篇目介绍及文体要求1、篇目介绍

《孔乙己》是部编语文教材九下第二单元第5课,这是一篇小说。
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多篇小说,特别是经过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学习,对这一体裁已经比较熟悉。这个单元围绕“人物画廊”这一中心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,他们风格各异,写法不同,都是写人的名篇,在人物刻画方面各有特色。
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在梳理小说情节,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,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,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,并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。第一要有意识的拓宽小说鉴赏的广度。单元的课文涵盖了小说的多种类别。第二要有意识的加深小说鉴赏的深度。本单元的课文相比九年级上册的小说,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,都有所拓展和深化,理解起来更有难度。第三还要注意拓展阅读的范围,将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。
2、文体(小说)教学要求

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时,可从小说的要素、主题、语言、叙述视角等方面人手。具体来看,教学中可以:针对小说塑造人物、演绎情节或营造环境的艺术表现,激发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,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;引导学生通过深人细致的阅读,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,具体分析作品的艺术形象,感受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现实生活,体会作者的感情,领悟作品的主旨;指导学生对小说的叙述语言、人物语言进行仔细的揣摩和体味,充分领略小说作品的语言魅力;从小说叙事者、叙事视角切人,让学生获得小说结构的新角度和新方法,加深对小说艺术的理解。
    小说的语言极富个性及表现力,在教学设计时,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小说的语句、句式、叙述语言、人物语言、细节等进行仔细的揣摩和体味,让学生充分领略小说作为语言文学艺术的魅力。
(小说的教学点还是蛮多的,要根据主题和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解读角度。)

二、根据上面内容,特设计以下预习训练检测:(一) 在文中圈出“读读写写”里的词语,并思考这些词是用来表现谁的什么情况的。
(二) 借助工具书,查下列词语的意思
绰号、荤菜、惋惜、夹袄、乱蓬蓬、唠唠叨叨、不屑置辩
1. 绰号:又称外号、诨号、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,绰号又可以细分为两种 (1)善意的昵称,是指绰号无侮辱性,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,更加体现出亲昵、亲密的感情。(2)恶意的侮辱性绰号,是指绰号具侮辱性,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,喊别人侮辱性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,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,会引起被喊绰号者的反感。
2.荤菜: 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。
3.惋惜:表示对某事感到同情、可惜。
4.夹袄:双层的上衣。
5.乱蓬蓬:状态词。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。
6.唠唠叨叨:说话啰嗦,一说起来没个完。
7.不屑置辩:认为不值得分辩。
敲黑板(小维老师宣旨):
在课后读读写写的基础上再扩充一些词语,比如“格局”。
按照之前所学,该怎样品读这个词?
词语的本义,和今天的意思一样吗?
格局:结构和格式,现在在“对事物的认知范围”这方面接触比较多。
为什么选这个词?关注它出现的位置。
鲁镇的酒店的格局,是和别处不同的: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,柜里面预备着热水,可以随时温酒。做工的人,傍午傍晚散了工,每每花四文铜钱,买一碗酒,—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,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,——靠柜外站着,热热的喝了休息;倘肯多花一文,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,或者茴香豆,做下酒物了,如果出到十几文,那就能买一样荤菜,但这些顾客,多是短衣帮,大抵没有这样阔绰。只有穿长衫的,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,要酒要菜,慢慢地坐喝。
鲁镇的酒店,究竟是怎样的“格局”一一指向小说社会环境的探究
这个“格局”,把“踱进里边坐着喝酒的长衫客”与“在外边站着喝酒的短衣帮”,分隔开来一一咸亨酒店的 “格局”,就是鲁镇这个有着阶层分离与阶级对立的“格局”,是一个阶级社会的缩影。
AUTUMN

三、设计思路(以下内容中的划线词语皆为课后词语)  (一)这篇小说的标题是《孔乙己》,这个名字是本名吗?
不是,这是绰号。
从没有真名可看出什么?
大家对他的漠视和不在意。
你们查得“绰号”是什么意思?
绰号:又称外号、诨号、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,绰号又可以细分为两种 (1)善意的昵称,是指绰号无侮辱性,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,更加体现出亲昵、亲密的感情。(2)恶意的侮辱性绰号,是指绰号具侮辱性,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,喊别人侮辱性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,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,会引起被喊绰号者的反感。
孔乙己的绰号属于哪一种?
后一种。
大家为何取这个绰号侮辱他?请从文中找出依据。
“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的。因为他姓孔,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“上大人孔乙己”这半懂不懂的话里,替他取下一个绰号,叫作孔乙己。“这是在讽刺他说话之乎者也,半懂不懂,酸溜溜,是在取笑他。
(二)取笑他什么?怎样取笑的?
脸上的伤疤。“孔乙己一到店,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,有的叫道,“孔乙己,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!””(注意体会作者的语言——黑体字和标点符号,指向神态和语言描写。)
如果说伤疤是外伤,每次历劫,心中肯定还有内伤。众人的行为无疑是在往他的伤口撒盐。(用生动的人物描写勾勒,人物心理昭然若揭)
他的伤疤从哪里来?为什么?
被打的,因为他偷东西。
(三)他都偷些什么?他为什么偷这些,文章是怎样交代的?
书籍纸张笔砚。
“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,但终于没有进学,又不会营生;于是愈过愈穷,弄到将要讨饭了。幸而写得一笔好字,便替人家钞钞书,换一碗饭吃。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,便是好喝懒做。坐不到几天,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,一齐失踪。如是几次,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。孔乙己没有法,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。”
如此看来,孔乙己凭着一手好字的技能,没有“好喝懒做”恶习的话,还是可以混碗饭吃的,他还可以以知识分子的身份有点体面的活着。
可事实上,他把自己活成了什么样呢?作者对他进行了怎样的描写?
“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。他身材很高大;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。穿的虽然是长衫,可是又脏又破,似乎十多年没有补,也没有洗。”(乱蓬蓬什么意思?状态词。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。)(指向描写方法——外貌描写)
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他想体面,挣扎着维护着自己最后一丝丝尊严,尽管长衫很脏很破了还要穿着,他营养不良,衣冠不整,不修边幅,贫困潦倒。
  孔乙己的“不会营生”“好喝懒做”只是他个人的原因吗?
不是。从“读过书,但终于没有进学,又不会营生”可看出在长期的学习科考中没有学会营生,理想破灭,内心失落,又碍于“知识分子”的面子不愿劳动,这是腐朽的科举制度迫害的人中之一。
(四)孔乙己穿的是长衫,我们来看看文章开头作者怎样提及穿长衫的人的。
“如果出到十几文,那就能买一样荤菜,但这些顾客,多是短衣帮,大抵没有这样阔绰。只有穿长衫的,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,要酒要菜,慢慢地坐喝。”“样子太傻,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,就在外面做点事罢。”(注意黑体字的词语)
穿长衫的是阔气的,有优越感,高高在上,被优待,被侍候。
孔乙己属于这类人吗?
他想,实际上他没有得到这样的优待。
这和孔乙己穿长衫形成鲜明的对比,他不属于长衫但又不愿融入短衣帮,这样一个矛盾体就注定了众人对他的态度。可悲就在这里,所以
(五)大家尽情的讽刺他,挖苦他,嘲笑他,奚落他,戳他的伤疤,在他的伤口撒盐,就连他读过书也成了他们嘲笑的资源,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?
“孔乙己,你当真认识字么?”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,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。他们便接着说道,“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?”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,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,嘴里说些话。(注意体会文章的语言,尤其是黑体字)(指向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)
“不屑置辩”什么意思?
认为不值得分辩。 “不屑置辩”表现了孔乙己内心保留的唯一的读书人的骄傲和清高。但众人要把他最后的颜面揭去,把他一生的伤痛撕开,把他一生的心结血淋淋的暴露出来。
半个秀才捞不到,多大的刺痛!
 (六)众人眼中的孔乙己难道真的没有优点吗?你从文中有什么发现?
有。但他在我们店里,品行却比别人都好,就是从不拖欠;而且也不会和短衣帮一样“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”。
他还善良。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,想在柜上写字,见我毫不热心,便又叹一口气,显出极惋惜的样子。”“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,一人一颗。”(指向孔乙己的动作神态描写)
孔乙己内心渴望来自社会的温暖吗?从哪里看到出来?
“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,便只好向孩子说话。有一回对我说道,“你读过书么?”我略略点一点头。他说,“读过书,……我便考你一考。茴香豆的茴字,怎样写的?”我想,讨饭一样的人,也配考我么?便回过脸去,不再理会。孔乙己等了许久,很恳切的说道,“不能写罢?……我教给你,记着!这些字应该记着。将来做掌柜的时候,写账要用。”
有几回,邻居孩子听得笑声,也赶热闹,围住了孔乙己。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,一人一颗。……弯腰下去说道,“不多了,我已经不多了。”(注意黑体字,体会文章内容,体会人物的语言和态度等)
他诚恳的对待十几岁的少年,得到的却是和众人一样冷冰冰的回应,他所得到的温暖只有来自几个还不谙世事的儿童身上,但这种温暖和整个社会送给他的强大的冷酷相比,显得太不堪一击了。
(七)文中两次说到“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”是不是大家很在意他的存在呢?有什么依据?
“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,可是没有他,别人也便这么过。”
他这样使人快活,但竟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存在。他是一个无所谓的存在。
如果说孔乙己四肢健全,众人对待他的态度令人可气,那么,当他被打折了腿,众人还去取笑他,就令人可恨了。对与一个无所谓的存在来说,孔乙己终有一天被想起来了,原因是什么呢?
“有一天,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,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,取下粉板,忽然说,“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。还欠十九个钱呢!” 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。”(注意体会黑体字)
接下来有一番关于孔乙己的对话,这里是不是体现了大家对孔乙己的关心呢?
“一个喝酒的人说道,“他怎么会来?……他打折了腿了。”掌柜说,“哦!”“他总仍旧是偷。这一回,是自己发昏,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。他家的东西,偷得的么?”“后来怎么样?”“怎么样?先写服辩⒁,后来是打,打了大半夜,再打折了腿。”“后来呢?”“后来打折了腿了。”“打折了怎样呢?”“怎样?……谁晓得?许是死了。””(指向语言描写)
大家热烈谈论他,是不是关心他?
对,只是八卦他一下而已。这些对话语言都是短句,节奏急促,大家只是看热闹似的急于了解他的情况,了解完后“掌柜也不再问,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。”(体会黑体字——作者的语言)
实际只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态。
(八)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什么时候,是一种怎样的情况?他的穿着神态语言和动作等各方面和之前一样吗?众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?(注意此部分中的黑体字)
“中秋之后,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,看看将近初冬;我整天的靠着火,也须穿上棉袄了。”
“温一碗酒。”这声音虽然极低。(之前他是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)
孔乙己出场,人呢?
“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。他脸上黑而且瘦,已经不成样子;穿一件破夹袄,盘着两腿,下面垫一个蒲包,用草绳在肩上挂住;”(指向外貌描写)
这里孔乙己的穿着和“我”形成对比,一个十几岁少年穿了棉袄,伤病的孔乙己穿的破夹袄。(据查词典所得:夹袄—-双层的上衣。)
(和之前“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。他身材很高大;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。”形成对比)
“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,“这……下回还清罢。”(指向神态和语言描写)
(之前“但他在我们店里,品行却比别人都好,就是从不拖欠;虽然间或没有现钱,暂时记在粉板上,但不出一月,定然还清,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。”  对比)
“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,单说了一句“不要取笑!””(之前“孔乙己睁大眼睛说,“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……”……孔乙己便涨红了脸,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,争辩道,“窃书不能算偷……窃书!……读书人的事,能算偷么?””)开始直面大家对他的取笑。
“孔乙己低声说道,“跌断,跌,跌……”他的眼色,很像恳求掌柜,不要再提。”
体会作者的语言,注意标点符号。孔乙己最后的一点尊严和生命的活力被他们冷酷的取笑泼灭了。(前后对比 指向神态、语言描写)
“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,放在我手里,见他满手是泥,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。”(之前“便排出九文大钱。”—-何等阔绰和骄傲 )( 对比  指向动作描写)
在这样的窘境之下:
掌柜也伸出头去,一面说,“孔乙己么?你还欠十九个钱呢!”(关心的是钱)
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,笑着对他说,“孔乙己,你又偷了东西了!”
““取笑?要是不偷,怎么会打断腿?””
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,便和掌柜都笑了。
“不一会,他喝完酒,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,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。”
没有人关心,没有人挂念,有的只是嘲笑,只是冷酷,即使孔乙己已成这样,也没有得到他们半丝同情和怜悯。孔乙己的生命之火被这些人无情的说笑彻底毁灭了,他们把孔乙己笑向了死亡,孔乙己就在这无情的笑声中走向了坟墓。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。

四、思考探究经过这样的梳理和分析,孩子们对这篇小说的情节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内容主题会有自己的看法,也会激发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,也能体会作者的感情,领悟作品的主旨。
通过在文章里摸爬滚打,我们也便能体会到了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:鲁迅特有的冷峻犀利,在简练的描写和对话中,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。老辣深刻的语言,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不公平社会的深刻批判,对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的无限感喟。
正道语文微信投稿邮箱zhengdaoyuwen2014@163.com

总      编:李华平  
主      编:马琴  何鑫  李玲(执行)
本期责编:卢茂霞
宣传推广:宋予萌
终      审:何云霄

正道语文:
语文人,可以寂寞地耕耘,
但不可孤独地行走……
正道语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微信ID:zhengdaoyuwen
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、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,拥有10个区30000多个成员,正道语文的微信公众号关注量50000多人,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、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、语文名师、教研员、大学教授,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“探索语文正道,坚守正道语文”。
目前,第一至七区,第十区和语文永康区已满员。第八区民族区群号:308134406(非民族区教师勿加),第9区群号:281396239,欢迎各位老师加入QQ群。
亲,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,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,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!
扫一扫,您就进了正道!转一转,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!

1.点击历史信息,查看更多内容
2.长按右侧二维码,关注正道语文微信公众号
长按二维码

不屑置辩的意思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