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书念:我眼中的山村变迁

编者语:
“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”主题征文开始了!
今天编发的是我县付书念的文章《我眼中的山村变迁》。
我眼中的山村变迁付书念 我已过不惑之年,我的老家和全国”时代楷模”张玉滚一个村庄,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,在农村出生,幸运能有个工作在镇上上班。对农村这片热土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怀,对农村的深情厚意已经完全融入在我的血液里,无法更改。现在,每次回到家乡,总能感到村里的大变化,感慨万千。 从我记事起,老家完全是封闭的生活状态,人对外界唯一了解都是通过广播,收音机得来的。但也许大家生活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,因此人们都和睦相处,那时的人文环境在我脑海里成了定格和封存的记忆。每天一到吃饭的时间,大人小孩都端着碗坐在青石板上边吃边聊天,大人是你一言我一语,小孩就是光着脚丫子玩游戏。   我是家里的老大,还有一个妹妹、一个弟弟。儿时,我们穿的衣服是妈妈亲手缝制的,老大穿了,老二穿,再往下传。 那个时候一盏煤油灯就是家里常用的照明工具。夜里,我时常能看到妈妈在灯下补衣服的身影。我们每天背着妈妈用碎布拼接、缝制的布袋似的书包高兴地上学下学。更重要的是,吃的也不好。感冒发烧了,吃一碗“蒜面条”盖上被子睡一会发汗治疗,没有口服药,更没有针剂。 村庄破败,到处看到破墙残瓦,门窗破烂,积满了落寞和萧条的灰尘,有的屋顶长满了野草,所有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。  我十几岁的时候,生活条件好了起来。但是医疗条件还很落后,村里开始有了医生。由于山路陡峭崎岖,异常难行,医生出诊的时间,大部分都耗费在了路上。有时一天看四五个病人,就要徒步100多里路。对于一些必须立即送到医院的危急病人,农民只能找两根木棍捆上绳子,做个简易担架抬着病人走,旁边还必须再找个人举着输液瓶子一路上跟着跑。路上的剧烈颠簸可想而知,要跑40多公里山路到乡医院就诊,这对成功抢救病人脱险很不利。一般的急诊病人还来得及,但特别危急的,就没办法了。我12岁那年邻居婶婶产后大出血,由于条件有限,还没有把病人送到医院半路上就死亡了,我感到十分难过。如果有现在便捷的道路,这个病人完全可以抢救成功。
1996年老家的路通了,交通条件逐渐开始改善了,用上了电。首先村民的吃穿用都有了明显的改善,村民所穿的衣服比以前鲜艳了,款式前卫了;每个星期村民们都要到40多公里外的镇上赶集,与以往逛集市不同的是只看不买的人少了,满载而归的多了;在居住条件方面,原来的土坯房逐步变成了平房,几乎家家户户都整理了庭院、规划了院落。尤其是近些年,政府在农村地区实施了村村通工程,道路改善得就更快了,我们这里所有的村子都通了水泥路,最主要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,村民的欢声笑语多了。 山村的路通了,我感觉改善最大的还是医疗条件。现在,不仅村医可以骑摩托车看病,救护车也可以直接开到村里去。以前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的村子,现在村医骑摩托车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。尤其是出急诊,病人家只要打个电话过来,村医骑上摩托车很快就能赶到病人家中,从前那种眼睁睁看着病人垂危却束手无策的情况,基本上不再发生了。 还有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再让老百姓有病不敢看,村里都配有专门的村级医务室,农民就医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。村民都能享受到医保服务,基本杜绝了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问题,现在村民有病出门走几步就是医务室,村民的健康得到了基本保障。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领取国家发给的养老保障金,保障了老年人每月的基本生活。 现在的农村,村与村之间,村与组之间,都铺设水泥路,村里还通了公交,出行非常方便。村中开始新能源改造,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,有些村里还安装了节能灯,夜晚,街灯与城市的路灯一样明亮,晚饭后,人们来到村中的健身广场在健身器上健身,老头老太太跳起了广场舞。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,我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为努力干好工作的强劲动力,立足岗位加油干、当先锋,做出新贡献,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
我相信我们的家乡会呈现一副更美好的画面!
更美!好的社会风气成为浪潮! 更好!宜居的美好环境让人陶醉!
1
作者简介:
付书念,南阳镇平人,现在镇平县老庄镇工作。多年来发表新闻稿件五百余篇,在《中国文学》《乡镇论坛》《经济日报》《中华合作时报》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十余篇,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。
总 编:孙宗信副主编:李华凌 张瑞敏执行主编:小 微审 核:周鹏桢 曹向辉编 委:陈志国 李信昌 牛永华
杨朝惠 王东照 郭成志
李浩雨 涅阳三水
来稿要求:
稿件题材: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杂文,摄影作品等,禁止一稿多投,文责自负。
初次投稿:附作者姓名、个人简介、生活照一张。
投稿信箱:279169517@qq.com


您可能感兴趣